特朗普回避谈论加沙停火第二阶段 政治剧本背后的选举考量!2025年10月9日,白宫内阁会议室里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递给特朗普一张纸条,提醒他尽快批准帖文,确保率先发布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第一阶段停火协议的消息。几小时后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这一消息,随后内阁部长们纷纷对总统表示赞赏。
当天的内阁会议本应讨论加沙停火协议细节,但很快变成了一场对总统的个人赞颂会。国务卿鲁比奥称没有特朗普的参与此事不可能达成,并强调特朗普打了“很多非凡的电话”,开了“很多会议”。内政部长伯格姆称赞这是“非凡的成就”,断言再没有哪位其他总统能促成此事。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也表示特朗普用“努力、谈判能力以及个人关系,在世界舞台上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”。
这种高度一致的赞美并非偶然。几个月前,白宫官网就曾将特朗普的日常行程包装成“从早到晚都在赢”的胜利集锦。此次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后,同样的剧本再次上演——内阁成员集体扮演“夸夸群”角色,将复杂的国际斡旋简化为总统个人魅力秀。
然而,实际达成的协议内容显得更为谨慎。根据协议第一阶段条款,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将获释,以色列军队撤回至商定界线,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地带。协议于10月9日正式生效,但具体实施时间表存在微妙差异。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报道协议“已正式生效”,而以色列总理府则称需当晚内阁会议批准后生效。
哈马斯在声明中敦促美国和协议担保国确保“以色列全面遵守协议”,并强调巴勒斯坦人民“不会白白牺牲”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,除非“所有被扣押人员归来和所有目标达成”,否则绝不停息。最具争议的问题——哈马斯是否解除武装、加沙未来如何治理——这些关键议题被推迟到第二阶段讨论。
这场高调表演与美国国内政治日程密切吻合。距离下一次大选投票日已不足一年,特朗普急需外交成果巩固支持率。巴以冲突已持续两年多,48名以色列人质家属的诉求在美国社会引发广泛关注。促成停火成为特朗普团队眼中的“选举利器”。协议刚有眉目,特朗普立即在社交平台抢发“喜报”,还派女婿库什纳参与谈判,将地缘博弈转化为竞选广告。内阁成员的集体赞美更像为特朗普竞选背书,暗示“只有我们家CEO能搞定中东这个烂摊子”。
白宫的赞美不仅针对特朗普,还微妙地延伸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。特朗普承认其执政前景“存在不确定性”,但随即强调他比五天前“受欢迎了”。当时以色列国内70%民众要求内塔尼亚胡下台,其支持率跌至28%。右翼联盟面临解散风险,特朗普的公开支持无异于政治生命线。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的利益相互捆绑,如果内塔尼亚胡政府倒台,新政府可能调整外交政策,特朗普苦心经营的中东朋友圈将面临变数。
在这场喧闹的庆功宴背后,真正的调解者被边缘化。卡塔尔、土耳其、埃及的高级官员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进行了三天密集磋商,才弥合了分歧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,中方希望尽早实现加沙全面永久停火,有效缓解人道危机,并主张坚持“巴人治巴”原则,推动落实“两国方案”。这一立场与白宫的短期政治操作形成对比。
协议存在的漏洞不容忽视。哈马斯明确表示“没有巴勒斯坦人接受解除武装”,而以军虽名义上撤军,却仍控制加沙重要地区。这种“半熟状态”的停火,实际只是暂时休战。美国媒体也注意到,协议未涉及最棘手的问题:哈马斯武装解除与加沙未来治理。这些被推迟的议题,可能成为未来冲突的引爆点。
白宫的赞美声浪中,加沙地面的现实依旧残酷。当内阁部长们欢呼“历史性成就”时,被扣押人员尚未全部回家,加沙民众仍在废墟中寻找食物。这场被包装成“里程碑”的停火,究竟是为和平奠基,还是仅仅为政治人物续写了竞选剧本?
联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